时间:2009-03-31 16:56:30 来源:
作者:
推迟涨薪,削减差旅费,部门间借调人手……一些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坚持不裁人,用其他方式降低开销,一方面保持公司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让员工有工作可干。近日,静安区34家企业试行“员工借调制”,企业互助帮忙,人才互相周转,尽量做到不裁员。
你能否接受被借调到其他部门或其他公司?怎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岗位?借调的日子里,你有哪些收获与遗憾?
1 频繁借调不容易适应岗位
哈尼(文员)
借调,不是什么新发明。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让员工在多家企业之间周转以压缩开支,还真是新鲜事,不知道这些企业打算怎么具体操作。难不成模仿体育俱乐部的做法,也搞个挂牌摘牌、转会拍卖?
我还没有轮到被借调。不过倒是有过一段长达3个月、超级无聊的挂职锻炼期的体验。
那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因为单位一把手突生灵感,要求所有新人统统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3个月。于是,我们一群应届毕业生被随机分配到一些工业开发区管理公司、街道办事处、外资企业等地,一头雾水地开始了没有职务、没有具体工作的“挂职锻炼”。
我被分在一个高科技园区管理公司,每天要先乘公交车换地铁,从起点坐到终点后,再换一部公交车才能到达公司所在地,单程耗时90分钟,每日往返路费16元。
路上辛苦倒也罢了,最难熬的是上班时间实在是百无聊赖。
第一天报到,单位领导亲自陪同,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出面接待,欢迎我们“充实基层力量”。可领导一走,主任的笑容就消失了,他为难地说:“你没有工作经验,来这里也只有3个月时间,实在不知道该安排什么工作。”我表面赔笑,为给对方添麻烦而表示歉意,心里却暗呼委屈:“我还不愿意来呢!”
最后,我在办公室里的一个空座上找到了安身之处。然而,工作内容仍然没有设定,也没有带教老师之类的负责人,简而言之,就是被“放养”了。
第一天上午,我把办公室里有关该园区的所有宣传画册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地拜读一遍;熬到中午,领了张客饭券去吃饭,在食堂里一直泡到午餐结束;然后回办公室搜寻报纸,颠来倒去连中缝广告也不放过。次日,我在书报亭买了一份最厚的报纸——申江服务导报,在各种花边新闻里消磨时间。第三天,我带了一本法语教材,重拾大二期间学习的法语课程。第四天,接到第一项任务:借用正式员工的电脑制作一张EXECL表格。第五天,继续背法语单词……
就这样,一个半月过去了,始终没领到第二项任务。我渐渐有些熬不下去,开始迟到早退。不料,办公室主任对劳动纪律抓得挺紧,为此批评了我几次。又熬了半月,外公去世,我请假赶回家乡奔丧,之后就耍赖皮再没回去。因为不便提前回单位亮相,所以,在家厮混了整整一个月: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随便吃点东西,看电视,上网,逛街,约会,玩到精疲力尽才上床睡觉。自己虽也觉得浪费光阴,却无可奈何。好不容易,漫长的3个月熬到了头。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终于有活干了!”
因为有过切肤之痛,所以我对频繁借调轮岗的效果不太乐观。这个新点子目前还是纸上谈兵,我也不敢断言一定不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无论如何,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总是好的,只是,希望不要只是停留在挖空心思创造新名词的层面上,多想点操作性强的方案,恐怕才更实际。
2 怀念那借调的日子
芸芸(医生)
前些年我刚到医院上班时,每年都要被借走几次,每次几个星期。所以我也算是“老借调”了!
被借到哪里?区体检中心;借去做什么?帮忙给高考、中考、应征青年作健康检查。每逢升学考试前和冬季征兵之时,动辄就有几万人要集中体检,体检中心忙不过来,就到我们医院“借救兵”。于是我就成了“增援部队”的一员。年年如此。
虽说是借到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