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发现、培养孩子的特长,是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所期待的。但不同的才艺有不同的教育“关键期”,提前了,可能拔苗助长;错后了,可能耽误孩子。
乐器,5岁后再学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应当保证孩子休闲娱乐的权利。快乐、幸福、自由是童年的真谛,许多奇思妙想的萌芽都来自宝贵的不可替代与重复的童年时光。因此,不要用成人的选择挤满孩子的每一天,而要给孩子的自由发展留出广阔的空间。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被广泛误导成竞争越早越好,导致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产生了较强的功利心理。这完全背离了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宜对他们提过高的要求,不应对其过分栽培,一味追求十全十美。
最后,由衷希望那些依然趋之若鹜送孩子学习才艺的父母们能够醒悟:儿童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发现儿童的优点和解放儿童,称职的父母要做童年的捍卫者。
乐器,5岁后再学
与其逼孩子学乐器,不如先带他们听音乐会培养乐感
都说学乐器能培养孩子的乐感,增进大脑发育。很多家长也认为学习音乐应该从娃娃抓起,学乐器的年龄也是越小越好,于是不少孩子在两三岁时就被送去学习了。
但是,孩子较早学乐器真的就能练好“童子功”吗?对身心发育有没有影响呢?
带着他们的疑惑,记者采访了几位相关专家。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学习乐器需要孩子有兴趣和一定的耐性。两三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协调性稍差,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很难掌握,学习时精力也不能完全集中,往往坐不住,这样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长久的持续性作业也会使他们厌烦,此时如果家长急躁再责骂孩子,不仅会抹杀他们的兴趣,还会导致他们以后学习其他东西时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孩子过早学钢琴、小提琴、电子琴等乐器是不适宜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张兴平副研究员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5岁以前的儿童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时间练习乐器会影响手部骨关节、韧带的生长发育;长久保持一种姿势也会影响他们的形体发育,如拉小提琴时,头臂要保持一种姿势很久,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会引起局部关节、肌肉和肌腱的损伤。
因此,对于两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与其每天“逼迫”他们练习乐器,还不如由家长带领他们听音乐会、看艺术展来培养艺术细胞。等他们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分辨和理解能力后,再通过有目的、有侧重的学习训练,进一步发掘他们的潜力。
佛说,生命真谛源于自然之精华,始于自然之纯净。人类自古奉行最本真的自然元素,从中参透,领悟。万事万物皆有着相通的关联,自成体系,饮 ... <详情>
清晨最不该吃的三类食物清晨最不该吃的三类食物 一、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温度相差太大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导致突发性挛缩。二、忌空腹吃香蕉:香蕉中除了含有助眠的钾,还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食用,会使血液中... <详情>
西红柿汁美白祛斑冠军西红柿汁每日喝1杯西红柿汁或经常吃西红柿,对防治雀斑有较好的作用。因为西红柿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被誉为“维生素C的仓库”。可抑制皮肤内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使皮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