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为周庄有很多小巷,可以逛很久,然而只稍稍转了一圈,就已走到污水处理站附近的后门,后门当真无人把守,随便进入。可笑的是,我走出去竟有位妇女低下声对我说,跟她走可以不买门票。我回应她,我本是从里面走出来的啊。再转着,就回到我的出发地。再继续向北,竟是走到正门牌楼处了,一波波游客也开始泛滥进来,周庄人头涌动了。好在我是一个人逛,不必理会游客,如果我也是一伙人中的一个,势必加入噪杂的声音里,就没有了一份消闲的情趣了。
9点半的时候,来到古戏台,告示板上说十点有昆剧表演。这我可来劲了,对于戏剧近几年我是很热衷,总是在周末看戏剧频道,听悠悠京剧。昆剧的名声一直不错,但我没有好好听过,对于昆剧的了解甚少,正好借此机会观摩观摩。看看表还有半小时,转到后院,演员正在化妆。古色古香的窗框前,摆上了一面小镜子,上了花脸的男演员正对着小镜子细细地描摩。我不由心动地拿起相机,又怕惊动他,只敢在较远处给他做了一个剪影。小花园的地面铺上了几条鹅卵石健身道,这又是我喜欢的噢,想都没想就把鞋脱下走上去扎脚板了。
走回戏台,怎么看那二楼都是看戏的好地方,找着了上楼的去处,却发现这里每一个桌子上都摆上了小吃与茶杯,会不会收钱啊?不敢坐下来,又转下去,可是不甘心,还是上楼,悄悄找了一个角落坐下。戏台上挂了一条横幅,原来是省里把这戏台作为第二届戏剧节昆剧专场,所以请了电视台来摄影。很多挂采访证、演出证的人互相打着招呼,有个大人物过来了,好几个人安排他坐下,一个招待他的男人正好坐在我旁边,他主动地跟我打招呼,问我是哪儿的,我含糊地问他这二楼都是记者吧,他立刻澄清:“不是。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他可是文化部的,我是省里的。”呵,我跟中央人物坐在一起了。原来这些小吃和茶水是招待贵宾的,他也请我吃糕,喝茶,哈哈,我也可以啖茶、嗑瓜子了。很想交他这样的一个文化厅的朋友,将来出作品或许可以叫他帮帮忙,但自己似乎总是上不了台面,一见领导人物就紧张。结果掏出了名片,却始终没有勇气递出去。
在周庄,听昆剧,我才恍然大悟,昆剧就是出自昆山啊。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昆剧会这么出名,因为江南向来是小曲小调的软软腔,突然有了这样一种与北方刚强、硬朗相似的剧种,自然会受到全国戏迷关注,也自然有了一种生命力。昆剧其实也是借鉴了北方剧种的元素后混和演变出来的。不过,在周庄听的是折子戏,又都是小孩子与刚毕业的学生表演,很不过瘾。仅有一出戏《巡夜》,是由北方昆剧团的演员出场,总算是留下了一点最真实的记忆。后来湖南戏剧学院的学生表演,我就看不下去了。因为很明显的象票友似的,半路出家学昆剧,动作飘飘的,无板无眼,还不如哪些孩子们,无论化妆、出场、举止投足之间都有一份凝重。我由此怀疑再继续办学院下去,中国的戏剧是否会失去原色。师傅带徒弟还是这一行的好办法啊,不能因综合教育、全面素质提高的方针,失去从小训练的优势。
走出戏台,慢慢地又逛到了富安桥。听旁边人在讲述:“这是升官桥啊,走一走就有福气来了,朱榕基都走了三回呢”。富安桥的四周,有四栋阁楼,被称为春夏秋冬,高矮各不同。富安桥以下就是一个游览船上客处,一条船是80元,似乎是由管理处统一管理,船民只负责摇橹。他们很有秩序地排着队,绝不私自带客。这个上客处的河对面就是沈厅的私家码头,游客向船民招呼着要船,却被告知必须到对面管理处上船。
周庄唯一叫我真的失望的是买东西。上海的商家在服务上已经是问了价会被纠缠,讨了价不买更要被人骂,所以我在上海都很小心不随便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