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靖第一条铁路刘铁专线

10-06

 

    1965年10月的一天,从兰州开出的一列火车,沿着新建成的刘家峡铁路专线,驶进小川车站。火车鸣响汽笛,向刘家峡水电建设者和永靖各族人民致意。这一天,小川车站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参加通车庆典的水电职工,观看火车的四乡群众,挤得小川这座小镇人山人海。这是响在黄河三峡的第一声火车汽笛,是驶进刘家峡河谷和她古老历史的第一列火车,是修建在永靖也是河州大地上的第一条铁道。

    1958年9月,刘家峡水电站开工建设,刘家峡铁路就是为修建刘家峡水电站而专门修建的。这条铁道因此被称为刘家峡专用铁路,又称刘铁专线。

    刘铁专线随着刘家峡水电站的开工,也于1958年开工修建,同时也因刘家峡水电站的"下马"而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64年,刘家峡水电站正式复工,刘铁专线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并于1965年10月正式通车。

    刘铁专线,自刘家峡小川站始,顺黄河蜿蜒而下,沿途设古城站、大川站、孔家寺站、八一八站、盐锅峡站、金泉站、抚河站、小寺沟站、八一三站。为了便利刘家峡化肥厂的职工和附近的农民,后来又在古城和大川间增设了四沟站。其中八一八站是为工区而设的,附近没有村庄可据以为名,故以那个年代一个特殊日子为车站名,还由于人们的习惯得以保留下来。八盘峡水电站当时称为八一三工程,因此也以八一三命车站名。八一三站后改称八盘峡站,属兰州铁路局管辖,刘铁专线在这里与兰青铁路接轨。这座小站当年因修建八盘峡水电站而繁华一时。

    刘铁专线全长不足50公里,却集中突显了铁道的主要特征。除高密度的11座车站外,途间两跨黄河,七钻隧洞。盐锅峡和孔家寺两座黄河铁桥,长度超过250米,其中孔家寺铁桥高达28米以上,最大跨度达64米。隧道总长近3500米,其中2号隧道长1160米。刘家峡专线权属水电四局。1966年,水电四局设立铁路分局,司职刘铁专线的具体管理。

    刘铁专线承担了刘家峡,以及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建设所需物资、器材、设备的运输任务。刘家峡水电站施工所需物资总重量约100万吨,70%以上是由这条铁路运输的。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在同时进行施工建设。水电四局的建设者就是依靠这条铁路,在近50公里的黄河上,联成一个三座水电站流水作业的水电大工程,创造了水电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观。刘铁专线还为刘家峡水电站和盐锅峡水电站辅设有直通厂区的支线。刘家峡水电站支线分上线、下线两条。下线直接通到发电厂房,上线可通到主坝坝头。发电机组、巨型变压器等重要设备都是经支线直接运到构筑于山体之中的厂房;而浇筑大坝的材料、设备,由火车经上线直接运到大坝坝头。当年在刘家峡,可以看到高度相差不过百米的上线下线火车并驰、汽笛和鸣的壮观景象。

    刘铁专线的作用甚至意义,不仅在于建设三座水电站的范围。这条铁道连接一座县城,经过三个乡镇,连通两座大型化工企业。倘若把这条铁道比作瓜藤,则这两座工厂真正是因这条藤而滋生,因这条藤而成长的果实。刘铁专线还为这两个厂铺设了支线,每日都见火车直接从厂区驶进驶出,运进设备原料,运走化工产品。经这条铁道至河口南,可东去兰州,西进青海,北上河西走廊。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刘铁专线原本通有小川至兰州的客运列车。列车早上由刘家峡开出,下去从兰州返回。这当是中国铁道史上最早的朝发夕返的列车。列车在兰州站停靠近5小时,人们乘这趟列车进省城办事,当日可返回刘家峡。

刘铁专线车站密集,相邻的站点最近者不足2公里。除小川至兰州往返的列车,上午下午还有混编的客车货车奔驰于小川至河口南之间。沿线群众乘火车进城赶集,瓜果蔬菜,生猪活羊,带泥土的树苗,长数丈的竹木都可随装随卸。更有沿线农民,乘一站火车去种田者。到了节假日,便有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地乘坐火车,或进城上县,或走亲访友;还有此村的社火队,乘火车去彼村表演者。便见铁道线上,车上车下,笑语喧哗,一派祥和景象。无论工人农民,都亲切的称它为"小火车"。而有诸多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的古城距县城小川有4公里距离,两站之间从早到晚,来来往往的"小火车"有12趟甚至14趟之多。于是古城

(1/2)上一页 下一页| 剩余全文

编辑精选

关注多姿时尚
微信搜索:多姿时尚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