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北大校花 从才女到财女的创业历程
09-29
了解李莹的人,都感叹老天爷对她的垂青,一个女人想拥有的,李莹几乎全有了:她曾是北京大学有名的才女“校花”;她23岁开始做汽车贸易,3年内就赚了1000万元;她被评为“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经济女性杰出贡献人物”,曾被一些媒体评为“亚洲最时尚魅力女人”。
李莹
第一次和李莹见面,是在3年前。
那时,她刚刚装修完近1000平方米的房子,光彩照人地开着保时捷跑车。再次和李莹见面,她已换上了宝马座驾。“您喜欢宝马几系轿车?”“我3 系、5系、7系都有。不同系的车给你的感觉不一样,我经常换换开。我建议朋友多买几辆宝马。”她的一句话让记者大跌眼镜,价值百万的名车,竟被她说得如换件衣服般轻松.北大“校花”下海经商“如果说我是幸运的,那是因为我善于发现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同时我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充实自己。”李莹见到记者时的开场白很实在。
李莹至今仍记得自己进入北大的第一天。“我站在宿舍的窗前,一方面感到很激动,因为我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时也怀着几分忐忑和不安,因为不知道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就在那时,我看到不断有小轿车停在楼下,一个个打扮入时、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优越感的女孩子从车上走下来。这也许刺激了我。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将来一定要为自己买一辆车——靠自己的努力和辛苦。”北大校园里的李莹,知名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校园里无人不知她是个才女,学习成绩好,人长得漂亮,曾连续5年出任校级文艺演出的主持人在老师和同学看来,李莹前程似锦,等待她的将是铺满鲜花的阳光大道。1992年毕业时,一大堆就业机会摆到了她的面前。“我学的是日本文学专业,同学们认为最好的去处就是到日资企业。可我不这么认为。一个中国人在那里很难做到非常高的位置,也就是没有太多上升的空间。我的性格很好强,这条路并不适合我。”她也不愿进国家机关。“我比较喜欢标新立异,非常喜欢彰显自己的个性。在国家机关里,或许需要你去在很多方面磨平自己的棱角,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另一个选择是留校当老师,这样的生活稳定而清贫。我承认自己还是有些爱慕虚荣。所以,这种生活也不是我所希望的。”下海!李莹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 毕业3年挣到1000万 李莹说,那时候,她对富裕生活的理解很简单:挣到100万!于是,刚一走出校门,22岁的她就开始朝这个目标努力。 当年,李莹在北大遇上了现在的丈夫,一个德籍华裔。两人顺理成章地相爱,并一起打天下。“其实,我们开始创业时是非常艰苦的。当时资金不足,我男朋友寒假回德国,结识了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板和卷烟公司的总经理,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资源,就决定做他们的代理商。”为了节省资金,李莹一个人既是经理,又是财务,还是仓库保管员。更困难的是,她对医疗器械和烟草一无所知,看医疗器械说明书就像看天书,对这一行业的人际关系也是两眼一抹黑。她请人将说明书翻译成中文,然后硬着头皮跑医院。协和医院的专家透露:“阜外医院最需要心血管系统的医疗器械。”于是她便跑到阜外医院。该院的一名管理人员看完资料说: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来找我们的人很多,但我很欣赏你的率真和热情。给你提个建议吧:3月份北京有个会,全国150多位心脏外科专家出席,你不妨去参加。”李莹在这次会议上认识了许多医疗器械专家,销售大门由此打开。 李莹终生难忘自己做成的第一笔生意。1992年的一个冬夜,某医院急需一批心脏手术用插管。虽然价值只有1600元,却是公司开张后的一笔“大单”。李莹顾不得天寒地冻,披上大衣,要了一辆“面的”匆匆赶到医院。这笔生意虽然做得很辛苦,也只赚了几百元,但她却特别高兴,“比现在挣几百万还高兴”。 从门外汉到销售高手,起关键作用的是“大胆去闯”的勇气。李莹说,“在不断的尝试中,你总会碰见一些想象不到的人,给了你意想不到的机会。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站台上徘徊,不敢上新的列车,那就永远无法成为‘下一站天后’”。 1993年,李莹为处境困难的扬子冰箱厂引进西门子冰箱的生产技术和2亿美元的外资,成立博西扬合资公司,盘活了数十亿元的国有资产。她还帮助红塔集团引进德国先进的卷烟纸生产技术,几年后建立起一家目前国内最大的卷烟纸合资企业。虽然这些生意还是中介性质的,但项目金额与过去相比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她的生意因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