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和我们的牢骚

03-12

什么叫牢骚呢?用老百姓的语言来说,牢骚就是说怪话,俏皮话,不满的话;用文人的语言来表达,所谓牢骚,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人在受到挫折时的一种抑郁不平的精神性宣泄。

  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不能不发点牢骚。不同的则是发牢骚的程度,有的人爱发牢骚,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和条件,见人就发;而修养好的人则不怎么爱发,不在大庭广众之中发,在家中、在少量的亲朋好友面前发。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因为他的欲望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种欲望需求总是在发展着的、变化着的,再加上社会又是那样的复杂性,因此总有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的行为目标总有得不到实现的时候,于是发牢骚作为人的诸多反应方式中的一种,出现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有没有人不发牢骚的?有,大概有三种不会发牢骚。

  第一种是刚刚生下来的婴儿,不会说话,不会思考。

  第二种是已经死了的人,两眼一闭,四大皆空,六根彻底清净。

  第三种是“圣人”:这类人有高度的精神境界和极端忍的精神;没有七情六欲;百分之一百机遇和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没有失败,所得到的都是成功。但是,是不是真有这类人,我表示怀疑。伯夷叔齐两兄弟,算是圣人,因为不支持周朝,躲进了首阳山,不食周粟,别人告诉他说这山上的厥菜也是周天子的,便连野菜也不吃,一句牢骚都没有,死掉了。

  凡是人,都得要发点牢骚,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发一点牢骚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它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保护性措施”。尤其是文人,因有点知识,想得多,抱负亦多,然而总不能实现,牢骚自然就多,从古到今。历来如此,屈子的改革不被支持,楚国破亡,人民涂炭,内心悲愤,不发点牢骚行吗?

编辑精选

关注多姿时尚
微信搜索:多姿时尚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