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自己所朝的方向
03-12
可锐职业顾问案例
小李是知名理工院校的高才生,毕业后在一家民营软件公司的研发部门工作。在五年的早期工作期间,他和他的团队为公司开发了许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眼看着事业激情和工作绩效双收的大好前景,公司因此资本运作进行了上层改组。他在这次改组中被调离研发部,担任测试部项目主管。小李感觉自己是个被害者,只是幸运一点没有被“开”掉,因为很多以前一起共事的同事们都纷纷离开了公司。后来小李在这个主管工作位子上表现很好,自己也更充分地发挥了自己价值,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做就是两年。
但最近开始感到这个工作的不自在,而且感觉每天进入办公室都胸闷,他怀疑自己是不是遭遇了职业的穷途末路。经过可锐公司的分析,其实他个人素质在IT项目管理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首先他的优势在于他扎实技术背景和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良好的职业态度让他在项目管理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上从未放松过。因此他的职业道路是十分令人期待的,如果理性地设立了职业目标并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计划了的话。
问题就在于新年过后公司又换了一批领导,特别是负责研发部和测试部的新副总管理能力十分低下,协调组织经验缺乏,又不善于沟通,经常采取家族式的管理弄得下面的人怨声载道。小李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因为自己的工作绩效开始滑坡,怀疑、批评开始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于是他对自己的职业方向迷茫起来。他也尝试着跳槽,但是结果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
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往IT项目管理发展,回到技术发展的老路。他把过多失败的责任归结到了自己身上,就像把失败责任全部推给别人和领导一样,这也是一种误区。而且他跳槽前没有做充分的职业定位,造成跳槽时制订目标有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跳槽的失败更加强了他否定自己职业方向心态。已经31岁的他何去何从?如果换一个环境,调整好求职目标,小李的成功指日可待。
对于“选错职业道路”的问题,可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真的选错了职业道路了么?
很多职业人士仅仅根据自己的满意程度来判断职业道路的正确性,这种看法实在偏差了。因为错误的职业路线肯定会让人不满意,但是不是满意就不一定说明走错了职业方向。比如上面小李先生的例子就是最好说明。技术人员的职能转换和职业转型是职业发展的必然,他在项目管理领域继续发展再合适不过了,肯定能取得很大的职业成就。但是他因为公司管理层的问题而对自己的职业方向产生了怀疑,可以想象,若不是职业咨询专家在关键的时刻为他确认了发展方向、解决了其他职业困惑,还教会了他如何专业地考量单位选择单位,他现在可能仍然在苦苦找寻“正确的”方向。已经年过而立的他,还有多少青春和时间经得起挥霍。
因此,判断职业路线的正确性,必须以科学的职业定位为基础,否则所有的判断将是没有任何实效性的。也就是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走错了路,如果错了,那就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借助其他力量找到对的;如果对了,就必须找到自己困惑和痛苦的根源,能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可以考虑“跳水求生”了。
然后,如果真的走错了职业道路,怎么办?
应该内因外因双管齐下。
内因:职业定位。应该对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倾向性、职业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且把个人以往的所有职业行为进行整合,发现其惯常的行为模式和基本职业动力模型。这些信息的综合将对找到个人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起到关键性作用。职业定位和规划本身是个专业性问题,个人就因为凭着经验对自己下了结论,然后发现了问题又下结论,或者根本是在没有思考力的情况下轻易决定了自己的道路,最终跌跌碰碰仍然没有能够振作起来。
外因:岗位因素研究。对职位工作内容、就职者资质要求以及对就职者的评价标准等等的详细信息要有充分了解,并且在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判断岗位与个人的匹配度。上面的两个例子的主角就是因为对自己不了解,对职业不了解,对职场对市场不了解才导致了个人职业困惑和困境的产生。
内因外因双因素考量肯定就能得出职业道路应该怎么走,职业生涯应该怎么规划等问题的答案。通过内外因结合,将找到个人已有的和理想职位所要的差距在哪里、程度有多大、怎么消除这个职业“壁垒”以及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怎么得到持续增强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本质性问题得到了解决将肯定能导向个人的职业成功。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