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寻获121名甲型流感接触者
05-12
前晚10点半,北京市卫生局接到卫生部紧急传真,得知四川发现一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后确诊),且该病例曾在北京逗留9小时。市卫生局立即启动相关防控应急预案,寻找与该病例一同乘NW029次航班抵京的人。昨天凌晨0点15分,全市14区县的疾控工作人员和120急救车辆飞奔上路,寻找辖区内的密切接触者。经过查找,截至昨天下午5点,已找到密切接触者121人。
20分钟劝密接男子隔离
昨天凌晨,拿到密切接触者姓名、国别、联系方式的统计单后,朝阳区疾控中心紧急启动辖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在中心主任的指挥下,18名医务工作人员兵分9路,深入多家饭店在内的公共场所及居民家中,查找密接者。
凌晨3点左右,朝阳疾控中心接到市卫生局的紧急指示称,有一名乘坐NW029次航班的男性旅客将入住朝阳区内的河南大厦。接到消息,中心两名工作人员立即穿好白大褂,仔细戴上防毒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保证双手和口鼻肌肤处于隔离状态后,迅速前往河南大厦。
“怎么回事啊?我没病啊!”5分钟后,通过拨打该男子手机,工作人员在河南大厦一层找到该男子。当时,该男子尚未办理入住手续。得知自己将被隔离观察,不明情况的他表示不解,站在原地不愿离开。
为保护密接者的隐私,医务人员将该男子劝至一隔间,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服。20分钟后,面戴口罩的该男子从隔间后门快步走出。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以手遮面,在医务人员的掩护下,快速登上刚刚驶抵酒店的急救车。
“对密接者,我们会告诉他们一旦感染病毒,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后果。因此,多数人都会以大局为重”。当事医务人员称,该男子与朋友通过电话后决定接受医学观察。经初步检测,该男子体温正常,身体无恙。同时,因其已无登机牌,所以无法得知其与首例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程度,需在隔离观察期间做进一步的检测。
航旅酒店全部人员集中观察
昨天凌晨,得知首例疑似病例在京等待转机期间,曾入住位于首都机场附近天竺中街的航旅大酒店后,市卫生部门立即派出以疾控中心副主任贺雄为首的应急小组,并通知顺义区政府及辖区卫生部门对该酒店进行就地隔离。
凌晨时分,工作人员在该酒店院外大门和宾馆楼大门处拉起两道警戒线。公安、急救等人员的工作及取样范围被限定在两道警戒线之间的区域,所有人员进入警戒线都需戴上口罩。
应卫生局要求,该酒店内包括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在内的几十人都需进行为期7天的集中医学观察,并每日4次测量体温,无发热等症状后才可“解禁”。同时,酒店内还有6名工作人员曾与确诊患者包某某有密切接触,他们均需接受咽拭子采样(咽后壁取样)调查。
据了解,航旅大酒店紧邻机场,住店者多为转机旅客,因此其中多名包括俄罗斯、美国、越南等在内外籍人士为错过航班而焦急。“区政府已经和他们进行协商,保证安排转机、改签等事宜,并进行统筹协调,希望他们能够谅解。”贺雄表示,协商后,航旅大酒店内绝大部分人员对紧急隔离措施都表示理解。
■对话NW029乘客
日本朋友理解隔离措施
昨天凌晨3点左右,海淀区某宾馆房间内,作为5月9日乘坐NW029次航班的乘客,曲女士和儿子已收拾好行李,边看电视边等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到来。3点半左右,当开门见到身穿厚重的隔离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时,曲女士显得很放松。
记者:您是何时得知自己要进行医学观察的?
曲女士:我和儿子从日本回来时没有手机。凌晨3点左右,我在北京的丈夫接到海淀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才知道我们飞机上有一名疑似患者,要对我们进行医学观察。
记者:对于密切接触者需隔离7天的措施,您怎么看?
曲女士:我自己也是医生,先后做过口腔医生和针灸师,对于医学观察很理解,这对大家都好。
记者:这两天您都去哪了?
曲女士:去医院看皮肤病,逛长城和王府井,还吃了一些小吃。在日本时
编辑精选